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7480
旧普洱茶里暗藏猫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8.01
     近日,一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普洱茶“做旧”造假黑幕。据其称,市面上卖的大多数“古董”普洱茶都是在阴暗潮湿的肮脏环境里发酵“速成”的。防空洞、臭水沟、甚至猪圈都成了普洱发酵“做旧”的“宝地”。据悉,封存30年以上的普洱茶才算“古董”茶,喝一泡少一泡。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卖个好价钱,就采取这种“速成做旧”的方法。

    据这位行家称,普洱茶的发酵工艺其实是微生物在起作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复杂种别繁多,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青霉属、根霉属、灰绿曲霉、酵母属、细菌类。这些细菌数目极少,而且研究发现没有致病细菌。发酵环境一般要求温度在28℃~30℃之间,湿度在70%~75%之间,且要通风,正常发酵至少需要45天时间,而猪圈里的“速成”只需20天左右,这些无良商家为了增加细菌量,将脏渠水浇到茶叶上,为了增加茶味掩盖异味,还会在茶饼上喷洒些香料、香精,拿到市场上就称五年十年茶,一饼(350克)卖到一二千元。

    据保守估计,现在珠三角约有20万人在炒普洱茶,在广东,其销售目前已占到所有茶销售的五成以上。需求增大,造假随之而来。据了解,云南普洱茶的产区主要为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四地,其中以勐海、勐腊(古六大茶山)、景迈、勐库等地区的原料最为人们所推崇。因此市场上常见的一个作伪方式就是以云南其他地区或其他省份的茶叶冒充名山原料。据行家介绍,普洱茶原料的地域性特征很明显,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紧压茶品均不能称为“普洱茶”。

    普洱茶的原料,只要挂上“野生”、“乔木”、“易武山”一类的名称,茶品价格就立刻抬高数倍。例如一种普洱青茶按正常价应为每公斤40~60元,市场上却炒到每公斤260~300元。利之所趋,市场不规范的行为就不断冒出来。

    据悉,由于国家关于茶叶标准一直模糊,质监部门对此少有查处。

    《信息时报》2005.7.28, http://www.100md.com